首页>荣宝斋(上海)拍卖有限公司2012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>中国书画(二)——近现代暨古代书画>鱼乐图
0412 汪亚尘 鱼乐图
拍 卖 会 荣宝斋(上海)拍卖有限公司2012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--中国书画(二)——近现代暨古代书画
拍 品 号 0412
作   者 汪亚尘 生卒年月
名   称 鱼乐图 创作年代
形   式 镜心    
质   地 设色纸本 尺  寸 34.5×46cm
估   价 20,000-30,000
成 交 价 46,000
钤   印
款   识
钤印:汪亚尘
款识:亚尘。
著   录
展   览
备注说明 说明:此作品由作者家属友情提供。
汪亚尘(1894-1983),号云隐,浙江杭县人,他通古博今、艺贯中西,是现代有崇高品德的教育家、艺术评论家和中西画家。年18岁到上海,结识刘海粟,当年共同创办上海美专。22岁赴日本,入东京美术学院,27岁学成回国,任上海美专教务主任。1928年再赴欧洲考察,在卢浮宫专门临各派画家名画五十余幅,1931年返国后举办旅欧作品展,之后接办了新华艺专,1936年艺专毁于日军炮火中,与同人抢救了图书、石膏像等至法租界继续学业,至1948年12月8日,日本与英美开战,租界为日所占乃止。他拒绝了日伪请他出面办学的邀请,洁身自好,卖画度日。抗战胜利后,他为新华复校奔波了两年半,未能如愿,失望之极,他决定暂去美国考察艺术,到美后开办了中国绘画班,专门招收外国学生学中国画,主要教授中国的山水、花卉、飞禽、鱼虫等,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国画,他在日本制的纸板上先画了不少素描纸板,二面乃宣纸中间为吸水之硬纸,故可一手执板一手执笔,他作素描用的是毛笔墨汁及颜料,当场画给学生看,他的国画艺术在继承传统时又取法古人,历来提倡的“师化”形式前卫,中西融合,作为他艺术创作之灵感,他的笔下秋菊、寒梅、松柏、幽兰、劲竹、游鱼、苍鹰均具高古典雅之妙趣和深厚的生活气息。今此所展之作品半为其所作素描,半为其所作之国画。
丹青垂史册 笔墨著华章
——汪亚尘,一个被市场低估的天才画家
汪亚尘擅长花鸟虫鱼,尤以画金鱼驰名于世。作画借鉴西画的写生技巧,并深研中国传统技法中的小写意,喜描摹宋代花鸟,亦欣赏清代任伯年和虚谷,融合中西,故其画得雅俗共赏之致。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画坛,有三位以画动物称誉于大江南北的画家,汪亚尘的金鱼、徐悲鸿的马、齐白石的虾并称“画坛三绝”。
汪亚尘早年留学欧洲研习西画,回国后致力于国画,和其它有相同经历的画家类似,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或多或少会融入一些西画的技法因素。他的花鸟画,非常注重形体的刻画,在用色方面尤其是用粉,具有明显的自家特色。所以,他的绘画,不但受到普通大众的喜爱,更受到同行的赞誉。但汪亚尘并不是将西画和国画简单地掺杂在一起,而是融会贯通,他坚持国画的精髓在乎简单明了,借用物体表出内心,同时便包含许多哲理,并不仅仅是粗浅的技巧。汪亚尘欣赏虚谷的高古典雅、冷峭隽美,他的作品受虚谷的影响颇深。他的笔下秋菊、玉兰、劲松、游鱼、苍鹰等花鸟兽虫以及风景小品均具高古典雅之妙和深厚的生活气息。
汪亚尘是家喻户晓的“金鱼王”。几十年前,在上海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,汪亚尘的一位友人从黄山寄来一张明信片,仅写了“上海金鱼先生收”,邮递员居然准确无误地把信送到汪亚尘的手里。这个故事的真假早已无从考证,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汪亚尘的知名度。此次征集到的汪亚尘《花鸟、鱼四帧》囊括了他最为擅长的花鸟鱼虫创作,画面活泼生动,着色清艳。画游鱼在水中穿梭自如,灵气十足;画鲜花怒放,花色雅致,情趣盎然。
立轴《露菊新花一半黄》,描绘深秋季节盛开的菊花。汪亚尘作画很勤奋,有“画砧子”的雅号。该作创作于1964年,此时画家笔法精到,游刃有余。中国画最大审美在于“趣”字的把握,这件作品得自然之趣,将趣味轻洒于纸间。同时上拍的立轴《鹦鹉》的创作比《露菊新花一半黄》晚两年,款识“亚尘七十三岁画于池上草堂退居时丙午八月”,画面以几树花枝铺陈,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舞台,主角鹦鹉独在枝头,惬意自在。在繁简之间,似与不似之间,画家拿捏得相当准确,为汪亚尘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。
汪亚尘的绘画不论是气度、修养,还是技术,在中国早期画家中,都是举足轻重的,和同时期的其它绘画大师相比,也数上乘水准。他的画风基本将中国传统笔墨和西画透视、解剖、光学等原理相结合,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,作画不妩媚,不纤柔,反而有点“狠”。用笔干脆利落,用色主观大胆,但又非常漂亮。面对他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,他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他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,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。他与别的画家所不同的是,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,且造诣很深:风景、人物、静物、雕塑、版画、国画,无所不精,传统写实、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……都大胆探索、游刃有余,有出色的表现。
作为近现代中国画坛将中西绘画融会贯通的大家,汪亚尘在艺术成就与学养等方面,与徐悲鸿、刘海粟、林风眠等不相上下,但由于汪亚尘建国后离开了中国,在国内艺术市界销声匿迹,其市场行情也一直被低估。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的严重背离,使得汪氏作品有着巨大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。本个拍卖专题所呈现的汪亚尘作品,以小品居多,然画之精劣,不在画幅大小,其所描绘皆生活中常见之物及风景,题材丰富,观之尤感亲切。这既是对他巅峰时期艺术成就的全面梳理,更是对其艺术价值的深度追寻。